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清则无鱼选自哪里)
0
2025-01-02
全文节选:”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故蔽明;黈 纩充耳,故塞聪。明不见,聪不见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原文节选:《诗经》说:礼义上没有过失,必在乎议论呢? 所以说:人们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的,丝 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 视觉敏锐而闻不见,听觉敏锐而闻于耳 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赏析:《答客难》是东方朔晚年的作品。他从二十岁才负罪可以荐举为天子大臣近四十年来,虽然武帝既 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内兴 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而对他,却一直与对枚皋、郭舍人一样,简洁啁而已,终不见用。 内心幽愤难以平衡,遂作此篇,发泄牢骚,自慰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