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算是几线城市2022(温州算是几线城市2020)
“温州的城市发展曲线呈现出高于平均水平的上升趋势,尤其是经济指标的优势最为明显。”周志峰举例,报告中所谓的“三线增长”城市主要是指三线城市中发展势头强劲、与二线城市差距较小的城市。从各项统计数据的综合得分来看,与2012年至2015年中国60城市的经济指标和房地产指标相比,温州的增长速度非常明显,综合得分的上升速度在全国排名第二。
基于经济表现和房地产市场环境,报告还从12个指标解读了60强城市的竞争力。其中,温州最突出的优势是其财富,它包括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的综合得分,在60强城市中排名第八。此外,甲级写字楼总数排名第17位;房地产投资总额排名第22位;基础设施,即交通便利性(客运和货运)和枢纽地位,排名第26位;国民生产总值排名第31位等。,都助推了温州城市整体竞争力位居前列。分别排名第30位和第32位的零售市场和物流市场也成为温州的优势之一。
“外贸需求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也使温州、厦门等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周志峰告诉记者,凭借活跃的民营企业、发达的供应链和日益完善的城际基础设施网络,温州自2012年起成为中国新兴城市之一。
报告指出,“超级城区”是未来三线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以超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为中心的日益稳定的城市体系结构,特别是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和珠三角(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这些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通过共生的经济关系形成了区域发展模式。周志峰说,“随着基础设施和高速网络的不断完善,超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果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温州未来能抓住机遇,将同时受益于两个经济圈。”
多家企业“朋友圈”畅谈他们眼中的温州。
事实上,与中国的大多数经济指标不同,目前城市分类没有官方定义。除了北上广是一线城市,没有争议。目前各种城市分类和排名盛行,标准不一。有专家指出,仲量联行发布的“中国城市60强”更多是从商业地产和房地产交易的活跃度来定义的,与房地产指数接近。那么在其他领域,温州属于哪个一线城市呢?
记者采访了房地产、汽车、奢侈品、零售、物流等领域面向全国的多家企业。总结温州位于二线和三线城市之间,在地理划分和城市规模上接近三线城市,但在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上接近二线城市。
国际知名房地产及投资管理服务机构仲量联行近日发布综合研究报告《中国60强城市》(以下简称《报告》),引发热议。温州在其中排名第28位,被定义为三线增长城市。浙江省有7个城市跻身60强城市,温州在全省排名第三。昨日,仲量联行华东区市场研究部总监周志峰接受记者采访,解读榜单依据和温州上市的优势。
选择标准是什么?基于287个城市的多元建模。
仲量联行与第一太平戴维斯、高力国际、世邦魏理仕和戴德梁行一起,是全球知名的五大咨询机构之一,也是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白金400强的房地产投资管理和服务公司。近10年来,仲量联行全面跟踪中国二三线城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并持续发布相关报告。
仲量联行华东市场研究部总监周志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该报告是根据经济指标和房地产指标对全国287个城市进行考量。在整个系统中,上海和北京被视为“超一线”城市,而广州和深圳被视为“一线城市”,它们是判断60强城市的“基准”。除了这四个城市之外,温州排名第28位,从2012年中国50强城市中的“三线新兴”城市发展到今天的“三线增长”城市。
在经济和房地产两个类别下有几个分项指标。经济指标主要基于经济规模和增长、人口、财富、基础设施、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固定投资、教育、营商环境等。,而房地产指数则基于房地产投资、办公楼、零售和物流仓储库存、开发商活动、公司数量、零售商和国际品牌酒店数量等。,最终评选出中国60强城市。周志峰向本报记者强调,“经济指标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统计公报,而房地产指标则是基于各地分行的走访和调查。”
这份报告还首次提出了超一线城市的概念——上海和北京的城市经济规模、城市地位和商业吸引力均已跻身全球前十,而广州和深圳仍被定位为一线城市。在浙江省的七个城市中,杭州是1.5线城市;宁波是二线城市;温州是三线增长城市;嘉兴、绍兴、湖州和金华是三线新兴城市。
为什么选择温州?增速居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