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的由来30字(世界环境日的由来50字)
世界环境日的Origin:1972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建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这一天,各国都会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提醒世人关注全球环境。强调了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以及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它的建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关注和就环境问题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体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每年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纪念活动,发布环境状况年度报告,并对全球500强进行褒奖。根据当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热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世界环境日的的主题,即世界环境保护日。
2019年世界环境日将由中国主办,主场活动将在杭州举行。
环境问题。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一种与自然相关的现象。由于温室效应的不断积累,气体系统吸收和排放的能量是不平衡的。能量在气体系统中不断积累,导致温度上升,全球变暖。。
因为人们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或者砍伐森林烧掉,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就是温室气体,这种气体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有很强的渗透性,对地球发出的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对红外光也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来自地面的辐射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将重新分配全球降水,融化冰川和永久冻土,并提高海平面。它不仅会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臭氧层的消耗和破坏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降低,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量显著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危害。主要影响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化循环、物质、对流层大气成分和空气质量。
臭氧层的破坏也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臭氧的减少和臭氧层的破坏会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世界自然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等组织报告称,地球上八种已知植物中至少有一种濒临灭绝。根据这份长达862页的报告,约有3.4万种植物濒临灭绝,占全球已知的27万种蕨类、针叶树和开花植物的12.5%。这是由于它们栖息地的破坏和大量外来物种的引入。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现实要严重得多。比如美国大约有29个物种濒临灭绝,澳大利亚和南非也和美国差不多。世界上75%的红豆杉植物有消失的危险,抗癌药物“takesuoer”就是从这种植物中提取的。大约有14种玫瑰、32种百合、鸢尾花和29种棕榈树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