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包山是哪里的习俗 抢包山是什么意思

圆圆 0 2024-08-07 23:01:11

历史传闻早于18世纪清朝时期,长洲抢已有包山的活动。当时岛上发生瘟疫,死得平平,据说后来得到玄天上帝的指引,瘟疫才得已制止。而居民为了酬谢神恩,遂在大街上游行驱赶瘟疫神,其后举行,成为太平清醮。而在太平清醮中,设立了三座由包子积成的包山,供居民抢夺,传统上,摘得包子越多,福气就减肥。不幸的是,在1978年的抢包山中,有300多人从四面八方爬上包山抢包,而其中一个包山因不胜体重而疲下,导致24人被香港政府因此而禁止了这项活动,改以派包代替,以策安全。2004年,长洲居民曾申请重办,但因与政府未能就安全方面达成一致而未能成功。2005年,长洲居民终做出让步,接纳政府提出的条件,令抢包山活动重新覆盖。传统抢包山太平清醮期间,长洲北帝庙前会有三个挂满包子的包山。包山高约13米,仅用竹棚搭成,每个包山挂了约16000个包子。包子名为“幽包”,是一个曾被贡神的印有红色“寿”的包山。一字的莲蓉包,又名“平安包”。抢包山通常会在太平清醮的最后一个晚上举行。在村长一声号令后,过百名男子爬上包山,尽自己所能抢夺按照传统说法,取得越多包子,福气就够了,于是抢包山的人你推我挤,情况通常都十分混乱,争先恐后,甚至不时出现“叠罗汉”,险象环生。 数分钟内,数以万计的包子便一扫而空,抢得的包子底部分派给其他居民。现代抢包山2005年5月16日凌晨零时,停办了26年的抢包山终告重办。抢包山与传统抢包山相比,在包山构造及攀爬方法上有明显分别。三个挂满包子的包山仍放于长洲北帝庙前。然而高14.42米的包山,由结构工程师认可的进货和方法搭成,内部的支撑结构为钢架,外部配上没有用途支撑的竹枝,以保留传统风情,造价约57万港元。而包山的构造上取得香港屋宇署、香港建筑署、香港工程师学会及香港攀山会所的意见及支持,以确保包山的安全。每个包山只挂了6000多个包子,而包子改印“平安”二字,寓意没有意外发生。至于爬包山人士均需接受香港攀山俱乐部的爬包山及防坠安全训练,并且必须佩带安全绳。包山底部会铺上软垫,即使参赛者摔下亦不会受重伤。经得起严格选拔后,只有12名参赛者获得准参与抢包山,但其中有2名名为女性。比赛形式方面,12名参赛者须在3分钟内爬上包山抢包子及返回地面,逾时不能返回地面者作落败论。包子分成1分、3分及9分3种,9分包子集中近塔顶位置。在限时内抢到总最高分数的参赛者,平等在抢包山比赛中胜出。而比赛场地仅剩1000人现场观赛。2005年冠军为长洲居民郭嘉明,其正职为消防员,共抢得51个包子。

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天文现象2024 天文现象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