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规划与布局实训报告(仓库规划与布局的基本原则)
仓库先进先出计划
1.进出通过不同的门进行,入库通过仓库入口进入,出库通过仓库出口离开。仓库布局的效率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减少搬运次数和人力成本是每个企业在布局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联合文件系统:每个箱子有两份联合文件,一份附在箱子上,另一份放在文件夹中,按照入库时间排序。当需要资料时,文件夹中文件时间最早的资料将首先移出使用。
3.双区制:在两个物料分配区中,进货物料放入A区,物料从B区发料。当B区分配完成时,两个AB区的标志互换,物料始终从B区发料..
4、重力给料系统,适用于散装物料,水泥,大米,塑料颗粒,石油,大型仓库中的散装物料,从仓库的上部,仓库的下部。
5.移区系统,将物料从验收仓库的一端或一侧移动到发放端,以确保先进的展示,缺点是每次发放物料都要移动,工作量大。(货物可以放在滚轮或轮板上)
6.轴形产品放在带轴的钢架上,以实现从储存端到输送端的逐步移动(同时解决堆垛高度问题),并应提供锁定装置。
仓库布局
货物位置的定位:
(1)一般应按入库、验收、贮存、分拣和交付的程序进行安排;
(2)根据操作频率确定位置,高频靠近门。
货舱尺寸的确定:
货位的大小关系到仓库面积和空间的利用率,也关系到能否顺利进出货位。货物空间的大小取决于货物单元周围的净空尺寸,也根据销售旺季所需的单一材料的总量进行考虑。
不关注货流(大吞吐量应放在移动距离最短的位置,包括主通道和低货舱)。
功能区划分:
它是指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仓库的所有组成部分-库存区、入库检验区、理货区、配送和库存区、通道和辅助操作区进行全面合理的安排。
(1)根据货物的特性,将特性相似的货物集中存放;
(2)将单位体积大、单位重量大的货物存放在货架底部,并靠近存放区和通道;
(3)将周转率高的货物存放在进出仓库最方便的位置;
(4)将同一供应商或客户的货物集中存放,以便于分拣和配送作业。
物流关联设计
1.线性类型
入口和出口在仓库的对面,无论订单大小和提货数量都要经过整个仓库,适用于操作流程简单、规模较小的物流作业;
2、双线型
入口和出口在仓库的对面,但它们有两条路径,适用于操作流程相似但进出口形式不同的物流形式;
3、锯齿型
出入口在仓库的不同侧,路线呈之字形,通常适用于多排平行库存货架区;
4.马蹄形的
出入口在仓库的同一侧,根据进出的频率,将物流量大的货物安排在出入口附近的仓储区,缩短了货物的拣货和搬运路线;
5、分流式
适用于批量拣货的调车作业。
渠道设计
1.通道类型、存储区内的通道和仓库(货舱)之间的通道;
2.通道的方向、宽度和数量汽车通道不小于4m,叉车通道不小于3.6m
3.使进出仓库的货物朝一个方向直线移动,避免逆向操作和大幅改变方向的低效操作;
4.搬运过程中容易磕碰的地方可以用软质材料包裹(角、柱等。).
搬运设备设计
1.采用高效的物料搬运设备;
2.搬运设备应根据仓库中物料的形状合理设计装载工具。纸卷叉车板应为弧形,平板应考虑滚动制动装置并有软保护;
3、物料搬运设备的尺寸、类型、转弯半径,尽量减少通道占用的空间。
货物堆放设计
货物堆放是指货物堆放作业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它是根据货物的包装、外观和储存的要求,结合仓库设备和储存时间的条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货物堆成各种形状的方法。
1.货物堆放的基本要求
(一)正式堆放时,货物的数量、质量和包装必须符合要求;
(2)堆放场地应干燥、高架,可使用托盘便于机械搬运;
(3)堆放的基本要求:合理、牢固、定量、整齐、经济。
2.货物堆放方法
(1)尽量堆高以提高存储效率;
(2)重下轻上原则;
(3)根据送货频率选择地点;
(4)同一品种在同一地点保存的原则;
(5)易于识别原则;
(6)便利点原则;
(7)根据形状安排存放方法;
(8)货物容易被刮伤和碰伤,托盘应有泡沫板保护层;
(9)当堆放货物以防止滚动时,应考虑是否会伤害货物。
仓库布局的效率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减少搬运次数和人力成本是每个企业在布局时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