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值得去的景区(福建最值得去的3个古村落)
1颜夕街道鸡山村
永安鸡山村位于永安市颜夕区,距市区仅数公里,位列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
鸡山村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整个村子都被刘控制着。这是小陶到永安的必经水路,山区的竹木土特产都是中午水路运输,所以鸡山村码头成了商人们的歇脚地。明末以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清代的康干时期更是繁荣,当时书房众多,文人众多。
稷山自古重视文学和教育。现在村里有9所书院,有很多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其中翠苑这种园林式的书院建筑最具代表性。翠苑,建于清顺治四年,是鸡山村保存完好的清初书院,两进五开间结构,有院落、回廊、半月形荷塘。
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安抗战遗址群的集中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福建省政府迁至永安,鸡山村成为省政府的主要驻地。1938年5月至1945年10月,两任省主席都住在稷山。近40个行政机关、司法部门、学校进驻这里7年半。一批中共党员、爱国进步人士和文化名人聚集于此,鸡山村成为抗战三大文化中心之一。
小陶镇八一村2号
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一望无际的青山、青翠的竹林、古朴的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位列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
自明万历年间刘祖上开建都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为了纪念解放军和民兵连对剿匪的贡献,村子被命名为八一社,因此得名八一村。
如今,八一村仍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村中的“云升楼”和“桂林堂”造型独特,被列为三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
其中,云升楼位于八一村张坑自然村的中心。是张坑村朱氏第十六代朱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修建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土匪、土匪的入侵。云升楼是客家标志性的圆形土堡建筑,其饮用水和食物可供800人居住和避难半年以上。
桂林堂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据史书记载,“十六代朱扩建桂林堂祠堂,同治十三年(1874)男子拜杆、拜夫、拜脸、拜高、拜发五间桁架,于今年六月十二日建成。”桂林会馆有100多个房间,建筑结构奇特,古朴庄重。
清水镇沧海畲族村3号
福建省永安市清水畲族乡沧海村。位列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它历史悠久,宁静淳朴,在竹与河的寂静中默默诉说着漂泊岁月的故事。这里山谷幽深,清泉汩汩,植被茂盛,散落着独具畲族特色的农家民居。
蓝色的小瓦片,粉刷过的墙壁,倾斜的屋顶,上翘的屋顶...相连的畲族传统民居构成了畲族乡一幅独特的幸福生活画卷。
龙场坊特别值得一看。位于大洋中央,东西向,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钟氏家族第十代传人钟所建。历时三年完成,已有21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