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东升常识网 1968 2023-08-17 16:09:14

引进安溪佛罗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茶叶深加工项目,启动赣德高速出口区茶叶集中加工区建设。

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会员经验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制茶技术比赛,开展铁观音现场生产观摩活动,为茶农和制茶专家提供了学习理论、交流经验、研究课题、推广技术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镇培养了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拥有中国制茶大师1名,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非遗传承人4名,市级高层次人才13名(其中三级人才2名),各级技能大师13名。

03

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全镇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100多家,家庭农场34家。

福建省著名商标5件,福建省名牌产品1件,泉州市著名商标6件,SC认证企业25家,获准使用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10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6家。

02

主要实践经验

01

感德镇位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北部,距县城68公里,全镇面积221.7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22.5万亩,茶园5.5万亩。它是茶王(谢枋得)文化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

感德镇山峦重叠,丘陵起伏,最高峰太华尖,海拔1600米,为安溪第一高峰。该镇平均海拔807米,属于高丘陵地区,茶叶种植环境独特,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是安溪铁观音的核心产区和主产乡。

先后荣获“福建省产茶明星镇”、“福建最美茶山”、“国家生态镇”、“万人茶业培训先进镇”等称号。2010年11月,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命名为“中国第一茶乡”。2020年被授予泉州市首批农业强镇称号(全市三个)。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村特色十亿元镇”称号。

01

主导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指引下,感德镇以德动众,以茶富民,以业兴镇,以文固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呈现出茶香、村美、和谐、富民的美丽乡村新景象。

01

产业结构日益改善。

2022年,全镇茶园面积5.5万亩,茶叶年产量5000吨。茶叶种植及初加工年产值超过8.3亿元。茶园良种覆盖率100%,标准化技术覆盖率100%以上;茶叶初级生产实现清洁生产。

今天的感德茶业,生产管理已经从小农生产、家庭作坊向专业化分工、加速社会化生产转变,并且相继出现。

“公司+基地+农户”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等新的联合作战模式。工艺技术也逐渐从纯手工生产发展到半机械化、数控化、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市场格局从局部发展向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拓展转变。产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向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延伸,“一叶带万业”的共振效应正在加速显现。

02

生产技能在行业内领先。

感德茶农富有创新精神,在茶产品创新方面,他们首创了“清香安溪铁观音”;技术创新方面,首创“空调绿色技术”,有效调节了温室“小气候”,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茶叶品质大幅提升。仅这项发明每年就为中国乌龙茶创造20多亿元的效益。

一个

自2006年以来,感德镇一直在实施初级制茶标准化改造工程,广大茶农已基本将生活用房与制茶作坊分开。

2

引导社会各界投资5.3亿元新建、扩建一批先进整理生产线,重点建设全过程清洁化、智能化、连续化生产线。

三次产业融合

近年来,感德镇积极适应茶产业发展新常态,以产业理念发展茶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制度、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为驱动,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交汇的现代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产地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在市场运作形式上,感德镇建设了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专业茶叶市场,配套建设了铁观音茶叶交易中心、茶文化展示馆、公寓酒店、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让茶农和茶商以交易平台为依托,走专业化路线,以全新的运营模式参与市场竞争。

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加速。

成立“感德镇电子商务领导小组”,从设立专项资金、加强服务和监管、落实财税优惠、支持交易平台建设、加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优惠措施,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和微信业务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甘德镇经济的各个领域。

截至2020年底,从事电商和微信业务的人员达到数万人,活跃电商和微信业务人员约1000人,其中女性员工占70%。2020年,感德镇交付的茶叶价值超过2.7亿元。

上一篇:7-8月旅游国内最佳地西安附近(7-8月旅游国内最佳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