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无此基”看似无伤大雅 实则涉及投资者权益保护 指数投资大发展 别让基金名称拖后腿

圆圆 0 2024-09-26 07:01:20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查无此基”看似无伤大雅 实则涉及投资者权益保护 指数投资大发展 别让基金名称拖后腿,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来想买一家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结果选错了,买了另外一家的了”“听朋友介绍说这个产品很火,但按照‘基金公司名+指数名’进行搜索,发现根本找不到”“乍一看,名字好像都差不多,不知道该选哪个”……

近日,记者在标题采访调研中发现,就业中证A500ETF火热发行过程中,不乏投资者获得基金(主要指场内名称) ) 现象让我们开始重视名称并思考腿基金取名问题。 初步认为,指数化产品大发展,不能让略显杂乱的基金选择拖了后,基金取名的初衷应该更有利于考生区分。

基金重名导致下错单

据了解,投资者下错单背后主要是受到基金重名的影响。“你看,这个基金的名字是‘中’证A500ETF',另外一个基金的名字也叫这个。”有投资者持证的证券交易APP界面向记者展示:“名字都一样,但其实是同样不同基金公司的产品。刚开始没有注意,看到这个名字就下单了,结果发现选错了。”

不一样的产品,为何是一样的基金名称?不同”后,投资者才恍然大悟:页面左下角有一个小标识显示,一个是沪市上市的基金,一个是深市上市的基金,两个基金的代码看不一样。

对此,有行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编码规定下,沪深两市可以“中证A500ETF”。目前对重名的限制性要求只是单一市场内部不重名即可。

<一位参与了中证A500ETF发行的基金公司人士称,正因为如此,“大家其实都更偏好直接取名为‘中证A500ETF’”,毕竟这种一目了然的名称更容易被投资者所青睐围绕基金名称的争夺往往也是发行中的一场重头戏。不过,在发行路演过程中,基金公司也发现,当同类基金同批发行时,单靠基金名称其实很容易造成障碍,后期的推广更加突出代码,引导客户通过输入代码名称进行下单,防范发生下错单情况。

记者仔细梳理后发现,圈内重名现象确实并明显可见。除近期的中证A500ETF外,澳大利亚发行上市的中证A50ETF、传统宽基产品沪深300ETF等众多指数产品都存在重名情况。例如,2只“中证A50ETF”、2只“中证A50ETF”基金”、2只“中证A50指数ETF”…………在行业ETF中,甚至有部分重名产品跟踪指数并不一致的情况。

恒期搜索查无此基

<基金取名时,为何不能花一些心思取个不同化的名称?为何不能直接按照“基金公司名+指数名”的方式为每个只产品赋予实验的标签?

<在此次习惯中证A500ETF发行中,记者注意到,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还是通过基金名称基金代码去搜索产品购买。在发行期间+指数名搜索,根本缺乏相应产品。 ”

<<<<<<<<<<<<<<<<<<<<<<<<<<<<<<<<<<<<<<<<<<<<<<<<<<<<<<<<<<<<<<<<<<<<<<<<<<<<<<<<<<<<<<<<<<<<<<<<<<<<<<<<<<<<<<<<<<<<<<<<<<<<<<<<<<<<<<<<<<<<<<<<<<<<<<<<<<<<<<<<<<<<<<<<<<<<<<<<<<<<<<<<<<<<<<<<<<<<<<<<<<<<<<<<<<<<<<<<<<<<<<<<<<<<<<<<<<<<<<<<<<<<<<<<<<<<<<<<<<<<<<<<<<<<<<<<<<<<<<<<<<<<<>>产品的名称中标注基金公司名称。

对于那些名称中不含基金公司的产品而言,除部分证券交易APP外还会额外显示产品所属基金公司、现有规模等数据,使用其他APP的投资者,大多需要一个点进去查看基金简况页面。

如果又遇到证券交易APP里无法显示基金简况的情况,还需要投资者一个地记下基金代码,然后通过其他渠道逐个搜索。

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道,“查无此基”一方面可能与证券交易APP的搜索算法有关,无法通过相近字眼搜索得出一些类似的结果;另外,也可能与部分基金未在某些券商代销有关,这也可能导致在证券交易APP上搜索达不到相应产品。

                                                                                                                                                                                                                                                                                     去,并不那么意在基金公司的产品,因此基金公司在取名时会倾向于强调指数名称。

从目前基金名称中含有基金公司的产品来看,大多也遵循“指数”名称在前、基金公司名称在后”的做法。例如,此批中证A500ETF中,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等采取的就是此类命名方式。

种产品“花样”取名

除重名和“查无此基”外,一个产品多个名称、一个产品“花样”名称等现象也让现场群众颇为头疼。

一只ETF光是同一,可能存在“基金同一”“场内同一”“扩位证券同一”3个不同类型的名称。例如,首发发行的中证A50ETF产品中,就不乏基金同时拥有3个名称:基金简称命名方式为“基金公司+指数名+ETF”、场内简称命名方式为“指数名+ETF”、扩位证券简称命名方式为“指数名+ETF+基金公司” ”。

同样面对只产品背后眼花缭乱的名称,许多投资者一头雾水,不知道各自有何不同。

据基金人士介绍,扩位证券都一样其实是场内简单的升级版,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场内简单标注度不够高的问题。场内简单由于不能超过4个汉字,容易出现对产品特征表现不足的情况,扩位证券简单可以在场内简单通用名称基础上,加上完整的ETF标识和相关基金公司名称,最多可使用15个汉字。当然,如果未来场内通用也不再受4个汉字的限制,或许二者可以整合为一。

至于基金名称和场内名称的区别,有内部人士表示,主要是显示的数据类型有所不同。按照基金名称显示的ETF产品数据,主要是每日盘后的基金净值;而以场内简称(或扩位证券简称)显示的ETF产品数据封装场内的实时交易价格。

所谓的一种产品、“花样”名称则体现在部分跟踪相同指数新能源汽车电池ETF、电池30ETF……乍一一看,投资者很容易误以为是多个不同指数类型的产品,但细究发现,相关产品跟踪的指数都是证明国新能源汽车电池指数。

有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名称一事,肤色可大可小,无伤大雅。但是,伴随着指数化发展时代的到来和ETF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如果基金名称无法帮助投资者快速便捷地打造出心仪产品,长此以往,很有可能成为投资者积极性、阻碍ETF行业实现新跨越的一大掣肘来源: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微信文件过期了怎么恢复下载 微信文件过期或已被清理怎么恢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